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中日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者/ 中资企业在缅面临日益增长的阻力

日本右转是虚弱之象


日本将在12月16日举行大选。如果民调靠谱的话,首相野田佳彦(Yoshihiko Noda)将被反对党党魁、前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取代。若果真如此,安倍晋三将成为日本过去6年来的第7位首相。
日本舆论正转向右翼和民族主义色彩更浓的方向。最近不仅安倍晋三参拜了有争议的二战纪念馆靖国神社,而且比他还要右倾的右翼政客们组建了新的政党, 并奉行民族主义立场。曾帮助挑起中日尖阁诸岛(Senkaku Islands,中国称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纠纷的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Shintaro Ishihara)声称日本需要拥有核武器。43岁的大阪市市长、维新党创始人桥下彻(Toru Hashimoto)也曾发表此类言论。
这一切引起了中国政府的不安。最近,一个由4名美国前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前往中国,解释美国在尖阁诸岛上的立场,我作为代表团的一名成员会晤了中国领 导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官员对日本右翼军国主义的兴起感到非常担忧。他们指责称,日本政府从私人所有者手中购买尖阁诸岛的目的,是为了破坏《开罗宣 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安排,这两份文件是国际社会对二战后世界秩序安排的一部分。
人们应该小心此类危言耸听。中国一位部长级官员多年前告诉我,永远不要忘记上世纪30年代,但如今的日本完全不同于上世纪30年代军方主导的社会。 尽管某些政客提出修正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以便让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但军队仍牢牢掌握在文官的手里。此外,一个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或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日 本是受人欢迎的。民调显示,绝大多数日本人不支持发展核武器,他们宁愿依赖《美日安保条约》(US-Japan Security Treaty)。正如一位朋友所言:“我们对保守民族主义、而不是军国民族主义感兴趣。没有人希望重新回到上世纪30年代。”
真 正的问题不在于日本在国际事务中变得过于强大,而是它可能变得过于虚弱和内向。问题是:日本是希望继续成为一个强国,还是打算沦为一个二流国家?中国已超 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日本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超过200%,而且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问题。如果这意味着日本转向 被动的民粹民族主义,而不是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积极角色,那对世界和日本都是不利的。日本可以做出许多贡献。
日本目前是联合国以及其他多边机构的第二大出资国,也是海外发展援助的重要提供国,同时还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其消费部门的规模是中国的两倍。
日本政治反映出20年的低经济增长,后者导致了财政问题,并促使年轻人变得更加偏狭。自2000年以来,前往美国大学就读本科的日本学生人数下降了 逾50%。日本政治体制是民主的,但极不稳定。《朝日新闻》(Asahi Shimbun)前主编船桥洋一(Yoichi Funibashi)表示,“在日本,人们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成为一个坚强而富有竞争力的参与者”。
许多较为年轻的日本领导人想要改变这种模式。当我问及日本政治上的右翼倾向时,一些年轻的国会议员表示,他们希望这会促使各政党重新洗牌、结盟,从 而带来任职更长的首相和更有效的政府。如果利用温和的民族主义来推动政治改革,而此次选举能够促成此类洗牌,结果可能有利于日本。然而,危险在于,民族主 义情绪所导致的象征性的民粹立场,可能在国内赢得选票,却会激怒日本的邻国。
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也在重新兴起,而中共执政的合法性不是依靠选举,而是依靠经济高速增长和民族主义的结合。这有利于鹰派官员。例如,刘源将军表 示,中国应该放弃忍让,而罗源少将则主张出动数百条渔船同日本展开海上游击战,以夺取中国宣称拥有主权的领土。此类立场可能并不具有代表性,但危险在于, 中日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将在相互较劲中壮大,制造出一种难以保持迄今对地区乃至世界非常有益的繁荣的氛围。
本文作者为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教授,著有《权力的未来》(The Future of Power)一书
译者/何黎
****
翁山蘇姬現身聲援╱抗議中資礦場汙染 緬群眾遭驅離

在緬甸北部的蒙育瓦抗議銅礦開採計畫的民眾,二十九日遭當局出動鎮暴警察強制驅離,一名僧侶在鎮壓過程中嚴重灼傷,在當地一間醫院接受治療。 (法新社)
數十村民、僧侶受傷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緬甸數百名村民、學生和僧侶連續數日佔據北部蒙育瓦鎮一處中緬合資的萊比塘銅礦場抗議後,緬甸當局二十九日清晨出動大批鎮暴警察進行驅離,向示威群眾發射強力水柱、催淚瓦斯,造成數十名村民及僧侶受傷。
該礦場是由緬甸軍方擁有的緬甸經濟控股公司及中國萬寶礦產公司合資,總投資達十億美元。不過當地人抗議萬寶公司破壞耕地、污染水源、褻瀆佛教寺院並非法徵收近三千兩百公頃土地。萬寶礦產的母公司,是專門從事國防工業的北方工業集團。
二 十八日晚上警方要求抗議者離開後,約一千人撤出他們自十八日起集結的六處營地;二十九日凌晨警方下達驅散令,勒令抗議者在五分鐘內離開,警告時間截止後, 軍警凌晨三點左右開始噴射水柱,緊接著營帳失火。活躍人士說,至少有五十人受傷、二十三人送醫,其中包括二十二名僧侶。
僧侶歐塔瑪向路透披露,「警方發射一些像金屬罐的東西,導致營地起火。我們不知道那是哪種武器。」傷者指控他們遭到警方發射的燃燒裝置灼傷,有媒體指稱警方疑似動用國際禁用武器「白磷彈」引燃帳篷,但警方堅稱他們發射的是催淚瓦斯與煙幕彈。
緬甸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當日稍晚抵達當地聲援示威者,並會見萬寶礦產的中國幹部。據發言人表示,翁山蘇姬向當地村民發表公開演說,承諾將盡全力和平解決這場衝突,並調查鎮壓行動如何發生。
緬 甸歷經近半世紀高壓軍事統治後,文人政府總統登盛去年上台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受到西方讚賞。這起抗爭是民眾最新一次測試當局容忍度的行動。美聯社形容, 這次鎮壓行動是登盛一場公關及政治災難。路透也分析,這次事件,凸顯緬甸改革的膚淺,以及人民根本無權抗議,更顯示緬甸民眾對近年來中國企業在緬甸各地大 肆擴張觸角日益憎恨。
礦場若停工 中媒稱雙輸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二十九日發表社論,稱中國在緬投資已經有了密松大壩叫停的前車之鑑,如果萊比塘銅礦場也遭此厄運,中緬必雙輸,只會令一些包括西方力量在內的「第三方」暗自竊喜。

Protesters hold banners as they protest against Latpadaung copper mining plan in Yangon on November 26, 2012. The copper mine, a joint venture between military-owned Myanmar Economic Holdings and China's Wanbao company,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controversy for months after local media allegations of corruption over the project. AFP PHOTO/ Soe Than WIN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Soe Than WIN/AFP/Getty Images)

新闻报道

中资企业在缅面临日益增长的阻力

中国在缅甸投资的最大铜矿项目受到民众强烈抗议,安全力量强行驱散示威人群遭到批评。学者指出,多年来中国在该地区精心打造的“双赢合作”局面开始受到质疑。
周四清晨,缅甸安全力量强行驱散了反对该国北部一个铜矿项目的示威者。据法新社报道,警方动用了高压水龙甚至催泪瓦斯,导致数十名示威者受伤。受到民众反 对和质疑的铜矿是由缅甸一家拥有军方背景的企业和中国万宝集团合作的建设项目,中方矿业公司的母公司,是总部设在北京,专门从事国防工业的北方工业集团。
当地民众表示担忧,该铜矿项目将给环境造成破坏,危害老百姓的健康,并且抱怨许多居民的土地在没有得到合理赔偿的情况下就被强制征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中资企业在缅甸的业务遇到来自当地民众越来越多的阻力。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发表社评,警告缅甸的民主改革会"封杀生产力",并表示 "中国在缅投资已经有了密松水电站中途下马的前车之鉴,如果莱比塘铜矿也遭此厄运,中缅必双输,只会有一些包括西方力量在内的'第三方'偷着乐"。
A severely burnt Buddhist monk (C) receives treatment at a hospital after police fired water cannon and gas during a pre-dawn crackdown on villagers and monks protesting against a Chinese-backed copper mine, in Monywa northern Myanmar on November 29, 2012. Dozens were injured, activists said, when police broke up the demonstration which is the latest example of long-oppressed Myanmar citizens testing the limits of their new freedoms after the end last year of decades of authoritarian junta rule that saw protests routinely stamped out. AFP PHOTO / J MAUNG MAUNG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AFP/AFP/Getty Images) 受伤的示威僧侣在医院接受治疗
所谓"双赢"只是北京一厢情愿?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的东南亚问题专家威尔博士(Gerhard Will)指出,中国一直乐于将其与包括缅甸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展开的经济合作塑造成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但是事实上,至少在东南亚国家的眼里,中国似 乎在这样的合作中更占优势,而且从贸易收支数据上也能看出这一点。"也就是说,东南亚不希望仅仅是充当中国商品的销售市场,以及为中国的工业崛起提供原材 料。……可以看到,这个所谓的双赢局面越来越受到质疑。"
按照原定计划,就在示威者的营地被警方强行解散之后数小时,缅甸反对派领袖、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应该在那里会见示威者,倾听他们的抱怨。根据中国官 方媒体的报道,昂山素季的态度是,缅甸应该遵守已经同中国投资者签署的协议,单方面毁约不利于缅甸的国际形象以及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
据德新社报道,昂山素季周四驱车前往蒙育瓦(Monywa),在医院看望了受伤的示威者,随后又与当地村民进行交谈。“我将采取平和的方式进行调解,希望能让双方都满意”,昂山素季接着问,“你们大家都同意我去替你们谈判吗?”在场村民均表示同意。
在对华关系和政策方面,缅甸反对派对其立场至今没有一个明确详细的阐述。从事缅甸内政研究的威尔博士指出,不管是昂山素季本人也好,她所领导的全国民主联 盟也好,都缺乏一个经济、政治上的战略纲领,外交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他说:"是的,我们知道反对派是支持民主,支持法治的,但是这一切具体应该怎样实现, 比如如何发展本国经济,如何处理与邻国之间的关系,在这些方面,我们从反对派那里还没有听到很多深入详细的阐述。"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eets with Myanmar's President Thein Sein at Yangon Parliament building in Yangon, Myanmar, Monday, Nov. 19, 2012. Obama touched down Monday morning, becoming the first U.S. president to visit the Asian nation also known as Burma. (Foto:Carolyn Kaster/AP/dapd) 美国也在积极争取扩大与缅甸的关系
缅甸改革:政治先行,经济和立法滞后
威尔博士还提醒道,在谈到对华关系时,必须要对在缅甸开展业务的大型国企、中小私营企业还有中国政府加以区分。其中,对于中国在缅甸民众心目中形象起到决 定性作用的,还是在那里投资的中资企业。至于目前执政的缅甸政府,此次镇压抗议活动的行为也颇受争议。批评人士称,这一做法证明了,政府并不是真心实意地 想改革。自从吴登盛脱去军装,建立文职政府以来,该国已经做出了不少令西方国家也有些"刮目相看"的改革举动,其中包括释放大批政治犯,解除对反对派领袖 昂山素季的软禁,以及放松对于游行示威权利的限制等等。
东南亚专家威尔指出,缅甸的关键问题在于,在政治上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开放进程同时,没有相应地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缅甸的经济仍然依存于原先的陈旧结构,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众来说,没有法律去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他们的财产所有权以及他们的公民权利。"
作者:雨涵
责编:叶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