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爭論: China Is Still Rising By Nicholas R. Lardy /Chong-Pin Lin 。習近平會成為解決氣候變遷的救世主嗎 ( 纽约时报中文网)

 

習近平會成為解決氣候變遷的救世主嗎

習近平的賭注是中國能夠主導全球向綠色能源的轉型,他的一黨制國家將以自由市場無法或不願的方式發揮推動作用。他是正確的嗎?

JACOB DREYER


乍看上去,習近平似乎已經茫然失措。

這位中國國家主席看起來正在扼殺使中國擺脫貧困,成為世界工廠的企業活力。他摒棄了鄧小平“致富光榮”的格言,轉而支持中央計劃和聽起來很共產黨的口號,比如“生態文明”和“ 新質生產力”,這讓人預測中國經濟奇蹟將會終結。

但事實上,習近平是在下一個長達數十年的賭注——中國能夠主導全球向綠色能源的轉型,他的一黨制國家將以自由市場無法或不願的方式發揮推動作用。他的最終目標不僅是解決人類最迫切的問題之一——氣候變化,還要在這個進程中讓中國成為全球救世主。

進程已經開始了。近年來,從化石燃料轉型已成為習近平的口頭禪,也成了中國產業政策一再提到的主題。它正在取得成果:中國現在是世界領先的氣候友善技術製造國,生產太陽能電池板、電動車電池電動車。去年,能源轉型成為中國整體投資和經濟成長的最大動力,使中國成為第一個實現這一目標的大型經濟體。.....

****

-- 自1980年代起便受尊重的中國經濟學者Nicholas Lardy 最近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研究"勿低估第二大經濟體"。
-- 2019 至2023 年,中國經濟增長了20%,美國經濟增長了8%。
-- 2023年, 中國家族企業增加 2,300萬家,雇用員工約3億人。
(習20大後調整,從控壓民營企業大亨,至拉抬民營企業)

China Is Still Rising

Don’t Underestimate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Economy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季風亞洲(書)

 季風亞洲:全球視野下的跨印度洋文化網路

作者: 謝侃侃 / 張忞煜 / 曹寅 編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24-2

頁數: 219

定價: CNY49.0

裝幀: 平裝

ISBN: 9787301347096

內容簡介  · · · · · ·

      千百年來,季風氣候深刻地影響著南亞和東南亞的生產生活,也令沿海居民積累了跨海遠航的豐富經驗,建立起一張張連接甚 不同地理空間的巨大網路。

      本書跳出以中國或以西方為中心的觀察視角和敘事方式,借用“季風亞洲”這一概念,從“互聯”“中心—邊緣”“主義”三條線索切入,收錄11個國際學術界的前沿研究,對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文化和思想流動展開討論,幫助讀者構築一套對南亞和東南亞地區新穎而立體的認知。

目錄  · · · · · ·


序言


一、互聯:探索跨域區域邊界的思想流動

1 在孟加拉灣埋葬區域研究

2 文學網路:伊斯蘭在南亞和東南亞傳播的另一種途徑

3 印尼的伊斯蘭社會主義及其南亞起源


二、中心—邊緣:理解形塑季風亞洲的社會張力

4 “大印度”實驗:印度教徒民族性和印度東北地區

5 邊緣化與偏見之間:印度穆斯林的困境

6 不被統治的語言:印尼華人如何挑戰殖民 的政治管控

7 夜行軍:與印度革命遊擊隊同行的人類學調查


三、主義:重新審視季風亞洲在舞臺上的位置

8 互動與皈依:東南亞華人信仰體系構建中的三個時刻

9 混血的遊蕩者:·羅賓遜與荷印混血社群身份認同的塑造與流變

10 探索連接的:修士孫大信的個案研究

11 從歐洲的中心出發:波蘭視角下的南亞研究

2024年4月11日 星期四

越南房地产大亨张美兰周四(4月11日)因在过去11年间内掠夺该国其中一间最大的银行而被判处死刑。The court said her actions, which included bribe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to officials, had eroded the public’s trust in the leadership of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state media reported.

 The court said her actions, which included bribe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to officials, had eroded the public’s trust in the leadership of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state media reported. https://on.ft.com/3JhrWLU

越南房地产大亨张美兰周四(4月11日)因在过去11年间内掠夺该国其中一间最大的银行而被判处死刑。
这是一个罕见的判决,67岁的张美兰是极少数因白领犯罪而被判处死刑的女性之一。
这一判决反映了欺诈案规模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张美兰因从西贡商业银行提取440亿美元(350亿英镑)贷款而被定罪,该判决要求她返还270亿美元,检察官并称这笔钱可能永远无法追回。一些人认为,死刑判决是法院试图鼓励她归还部分失踪的数十亿美元的方式。
行事作风通常很保守的越共当局,却在这个案件上非同寻常地对媒体透露了详尽的细节。越南官方表示,他们传唤了2700人作证。还有10名国家检察官和约200名律师参与这次审判。
涉案证据放了104个箱子,总重达六吨。与张美兰一同受审的还有85名被告,张美兰否认了指控,并可以上诉。
所有被告均被判有罪。四人被判终身监禁。其余的人被判处不同刑期,包括20年有期徒刑,或3年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张美兰的丈夫和侄女分别被判入狱9年和17年。
阅读全文:https://bbc.in/49wc1UB

A new strategic concept could be useful in the US military’s defense of Taiwan BY MIKE POMPEO AND BRYAN CLARK,

 

A new strategic concept could be useful in the US military’s defense of Taiwan
BY MIKE POMPEO AND BRYAN CLARK, OPINION CONTRIBUTORS - 04/02/24 4:00 PM ET
The Pentagon released its 2025 budget last week,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U.S. national security are sobering. Not because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spends too little on defense, but because the budget shows a military reaching its limits. After a decade of optimizing it to stop a Chinese invasion of Taiwan, defense officials of both parties have rendered the U.S. force too expensive to grow and too small to meet the needs of America and its allies. The U.S. military needs a new approach to hedge against the worst-case scenarios China could impose.
How we got here is not a mystery. China has geographic, strategic and financial advantages over the United States that it could exploit in a fight over Taiwan. An invasion would happen in China’s backyard, allowing it to use homeland-based missiles and aircraft against Taiwan’s defenders. Without the U.S. military’s global responsibilities, China can focus its forces on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with younger ships and aircraft and a robust manufacturing base, China can grow its force at lower cost than the U.S.
Coming off successes in long-range precision strike warfare during the 1990s and 2000s, the Pentagon applied the same model to defending Taiwan. But China’s advantages increasingly make the tactics U.S. forces used in Kosovo or Iraq nearly impossible to execute at the scale needed to stop an invasion.
The result has been a shrinking U.S. force being boiled down to its most survivable and lethal elements—submarines, stealth bombers and long-range missiles—while everything else is sacrificed on the altar of defeating a Taiwan invasion. Last year, the U.S. Navy and Marines were unable to aid Turkey’s earthquake victims or evacuate U.S. citizens from South Sudan due to a shortage of amphibious warships. Today, destroyers designed to stop Soviet and Chinese submarines or supersonic missiles are being worn out to protect shipping against Houthi drones because there are no frigates to do the job.
The other contributor to the U.S. military’s growing inability to answer the call is defense officials’ insistence on a one-size-fits-all force. To allow units in one geographic region to surge to another and standardize training and equipment, defense officials avoid specialized forces. But with China as the Pentagon’s “pacing challenge,” everything it buys needs to be relevant in countering Beijing, which generally means in an invasion of Taiwan.
There is a way out of this strategic cul-de-sac. The U.S. military could break tradition and field specialized units designed to hedge against high-consequence but low-probability situations that would otherwise dominate its force planning.
Taking advantage of widely available aerial, naval and undersea drones, “hedge forces” could deny access to an aggressor. Ukraine used this approach to sink half Russia’s Black Sea Fleet and restore its maritime trade while Houthi drones under and above the water have upended worldwide shipping traffic with their attacks across the Red Sea. The U.S. military should exploit these same technologies to disrupt or slow a Chinese invasion. Tangled up in a hedge force’s drones, China’s troop transports and their escorts would also be easier targets for U.S. missiles.
The Defense Department is already pursuing elements of what could be a future hedge force for Taiwan through initiatives by the Defense Innovation Unit and the U.S. Pacific Fleet. Expanding these efforts that tap today’s unmanned system and software technologies could allow the Pentagon to field a hedge force within a year, rather than waiting a decade or mo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issiles, submarines or bombers to arrive.
More important, a hedge force could help defense leaders arrest the continued morphing of the U.S. military into a “one-trick pony” optimized to fight a short invasion adjacent to a peer opponent’s homeland but without the capacity for other scenarios or crisis response elsewhere.
For example, China’s intensifying interference in Taiwan shipping traffic suggests that a blockade or quarantine is its most likely path to pressure Taiwan militarily. But already overstretched responding to threats in the Middle East, the U.S. fleet would be hard-pressed to protect Taiwan’s sea lanes.
The U.S. military has been the deterrent against great power war and global first responder for nearly a century. It is at risk of losing both roles unless defense officials embrace the idea that a general-purpose U.S. force can no longer dominate every situation. The Pentagon needs to build special tools for special situations. Otherwise, an already unstable world will only grow more chaotic.
Mike Pompeo served as secretary of State from 2018-2021 and is a distinguished fellow at Hudson Institute. Bryan Clark is a senior fellow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Defense Concepts and Technology at Hudson Institute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台灣 中軌道的SES是盧森堡公司,低軌道的OneWeb是英國公司。將天災與戰時通訊分散於不同體系, 台灣藍

  中軌道的SES是盧森堡公司,低軌道的OneWeb是英國公司。將天災與戰時通訊分散於不同體系,

數位發展部不只弄了一種非同步衛星,還同時發展了中軌道(左)、低軌道(中)兩種衛星系統。本次花蓮地震中他們就同時出動了這兩個系統。
天災與戰爭時無基地台可通訊,基本上只能靠衛星。荒野離島山上如果沒基地台,要寬頻更要靠衛星。
一般說來,中軌道比以前用的同步衛星低,傳輸與遲滯時間較短,成本較低。但是要涵蓋整個地表也需要較多顆。對於導航或軍事定位這種慢個0.1秒根本沒差的行為就很合適,但拿來通訊還是會有點卡卡的。這時就要靠低軌道衛星,離地更近,傳輸與遲滯時間更短,成本更低,也更適合即時的觀測與通訊。只是跟大氣摩擦較明顯,3-5年就會掉回地球,要涵蓋整個地表也需要更多顆。(右)
目前中軌道衛星已經成功涵蓋馬祖,大幅增加了頻寬,預計四月底還會開通太平島。低軌道衛星系統也會在上半年開通。
當然,兩者可以混用,不用分那麼細。但重點是中軌道的SES是盧森堡公司,低軌道的OneWeb是英國公司。將天災與戰時通訊分散於不同體系,避免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才是聰明的做法。
這就是數發部已經做的事,也是本次花蓮震災時他們一直出來幫忙,藉此驗證天災/戰時可靠度的目的。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賴怡中 美日峯會

 賴怡忠:


日前《金融時報》報導,即將在四月十日展開的美日峰會時,會出現對美日同盟更新/再定義的重要舉措。根據《金融時報》指出,根據五位參觀官員的說法,此次提升美日同盟的方向,包括駐日美軍司令部的角色、駐日美軍的組成等。報導也指出這個提升操作的理由之一,是與「因應台海有事,所以美日同盟也會有事」相關。雖然四月十日距今不會太遠,但作為直接受影響的當事國,台灣對此應有觀點與因應做法。


固然這幾年因為俄烏戰爭帶來印太區域與歐亞大陸的地緣戰略結合,中俄無上限合作,以及之後北韓與伊朗對俄羅斯的軍火捐輸,更帶來中、俄、北韓、伊朗四國的戰略軸心隱然出現的趨勢,除了中國對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等其印太周邊國家發動更為強勢的準軍事灰色地帶衝突戰外,北韓對日本與南韓的作為也更具挑釁性。


去年下半年出現的哈瑪斯恐攻以色列,與之後伊朗策動其位於中東的軍事聯盟體如黎巴嫩真主黨、葉門青年運動等力量,趁隙在紅海與黎南等地發動侵擾與攻擊,導致蘇伊士運河航運下降六成(今年一月數字),這些都對日本戰略環境產生重大衝擊。但此次美日同盟更新的主因,還是來自日本在2022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國家防衛戰略》、《防衛力整備計畫》等戰略三文件的後續作為。


當時日本公布其戰略三文件後,基本上預期美日同盟也會有相應的配套改革,但基於種種原因,2023年並未被定為產出美日同盟展開再定義的時程(可能也是時間來不及)。後經過一整年來自公部門與民間的討論,最後定在今年四月預定日本會與美國展開雙邊峰會之際,將這個改革計畫對外公布。但從種種跡象暗示,似乎這個改革不是從改革美日同盟防衛指針(reform of the Guidelines of the US-Japan Defense Cooperation)的方向進行,而是著重在操作面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改革計畫的討論不是只存在美日政府之間,美日的民間智庫也有非常豐富的討論,例如挮川和平基金會就提出次世代美日同盟改革的相關報告,針對改革美日同盟運作的提出諸多精闢意見,位於華府的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也從外交安保的角度提出相關看法。參與者不僅有來自軍人與美日前國防部、國務院、外務省、防衛省的官員,更有相當多來自民間的文職智庫人員。其討論不僅面向寬廣,更涵蓋諸多美日同盟合作的非軍事面向,而這些討論也是美日政府展開公眾溝通的一部分,其過程與效果值得我國政府在展開類似作為時的參考。


日本、韓國、澳洲、菲律賓、泰國是美國在亞洲五個有條約的盟邦,美國在東亞的駐軍又多集中在日本與韓國,其在日韓的駐軍,就超過美國在東亞五個盟約國駐軍的九成。而其中運作最具規模的又是美日同盟與美韓同盟。因此當談到美日同盟更新時,有必要將美日與美韓同盟比較一下。


美韓同盟有著類似北約的設置,從1978年開始出現了聯合指揮部(Combined Forces Command),採取美正韓副的指揮態勢,意即美韓是共同作戰的聯軍,但因為指揮官只能是一位,目前是美軍為指揮官。而在美正韓副的指揮設置下,導致韓國軍隊在自己土地上還要接受美軍司令官指揮的狀況。在韓國自由派政府從盧武鉉、文在寅等人執政時,花了不少心力想要收回戰時指揮權(wartime command)。保守派政府相對而言對此態度比較保守,可能是一旦戰時指揮權成功收回,屆時美韓聯軍作戰時在協調就會出現更多的複雜問題,導致作戰效率的下降。


美韓同盟出現聯合指揮部與韓戰之後的發展有關。現在美國駐韓指揮官有三頂帽子,他不僅是駐韓美軍指揮官,也同時是聯合國派駐韓國維和部隊的指揮官,而在1978成立共同指揮部後,也變成美韓聯軍的指揮官。美軍司令指揮駐韓聯合國軍,這也是另一個美軍會指揮韓軍的理由。這不是美國特別要欺負韓國,而是美軍指揮官是統合指揮聯合國駐韓國聯軍的關係,進一步說,當韓軍前線單位在1978年從聯合國指揮部(UN Forces Command)之下改隸為美韓聯軍聯合指揮部後,其軍隊也就一起被駐韓美軍司令直接指揮。這些改變都與統一指揮的要求有關。


但日本因為有憲法第九條之故,自衛隊是否是軍隊都還沒確立,更甭說與別的國家建立聯合指揮部,意即日本自衛隊可能接受別國將領指揮作戰,這個作為立即會出現違憲爭議。因此直至今天,駐日美軍與日本自衛隊都沒有聯合指揮部的設立,雙方透過同盟協調機制(Alliance Consultation Mechanism)展開平時與作戰的協調,日本自衛隊與駐日美軍是各自向各自的指揮鏈回報(answer to each other’s chain of command)。這種狀況可想而知,當日本自衛隊與駐日美軍聯合作業時,其聯戰能力一定無法與韓軍與駐韓美軍的聯合作業相比。


而與此相關的另一個事實,是駐韓美軍司令是四星上將,而駐日美軍司令是三星上將。駐韓美軍這位四星上將指揮官,不僅位階與被賦予的權限都相對於駐日美軍的三星中將更大,自己能實際調動軍隊,駐日美軍司令部則沒有對駐日美軍有指揮權,無法調動部隊,基本上其角色是協調日本自衛隊與印太司令部,與對駐日美軍的管理。


這個狀況也出現一個奇特景象,在四到五萬的駐日美軍,其海、空、陸、海陸等軍種是各自向印太司令部回報狀況,駐日美軍可能甚至連軍種情報都無法直接掌握,基本上要透過印太司令部回傳。前日本統合幕僚監折木良一(Ryoichi Oriki)訪問中就提及,在2011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美日同盟出動「友達行動」(operation tomodachi)時,他反而必須捨近求遠,無法與現地的駐日美軍司令部協調,反而要與六千公里外的夏威夷太平洋司令部(當時還是太平洋司令部)展開討論。這對救難作業的溝通上產生不少困難。


此外,日本自衛隊的統合幕僚監也不是真正的聯參本部,作業指揮權還是在各自衛隊軍種內部,而調動自衛隊的指揮體系還是從總理、防衛大臣,之後就直接到軍種部門。2022年底的日本防衛改革之一,就是意圖成立真正的聯參體系,並且要立一個可以調動軍隊的副統合幕僚監(因為統合幕僚監直接向總理報告,作為總理身旁的自衛隊事務顧問)。


過去日本缺少真正的聯參本部,但又有美日同盟,但在憲法限制下也不能出現真正的聯合指揮部,這導致日本各軍種是在這幾十年的過程於不同任務需要的發展上,各自與美軍相關單位展開合作。因此出現美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聯合效果最強,達到最高度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其次是美國空軍與日本空中自衛隊,美國陸軍與日本的陸上自衛隊的整合程度最差。


此外,日本統合幕僚監的位階是相當於四星上將,副統合幕僚監則是三星中將,其在位階上就與駐日美軍司令的三星中將相當,這可以避免日本四星上將被美國駐日的三星中將在協調的現象,並讓四星的統合幕僚監可以更順當的與美國四星印太司令上將協調討論。


報載美日同盟改革應該是想要處理這個問題,因此日本一方面在2022年底的國家防衛戰略會朝向改革日本的統合幕僚監使其更具有實質的指揮功能,防衛戰略會朝向改革日本的統合幕僚監使其更具有實質的指揮功能,因此可以強化與美國的協調,同時也希望駐日美軍司令部的功能可以強化,不管是希望美國派任一位四星上將,或是強化既有三星中將的指揮權限,其方向是駐日美軍司令部不能只是協調,日本統合幕僚監不能在戰時還要一天到晚打長途電話或與印太司令部視訊會議討論。


對此也傳出,即將卸任的印太司令阿基里諾則想要在印太司令部下成立一支由四星上將單擔任司令的特別任務軍,會花更多時間在日本(意即不是永駐日本),同時還有來自美國本土更強大的組織結構支撐。這個新變化肯定與台海有事直接相關。而一旦成形,駐日美軍司令部的角色會如何演變,台灣屆時與美國的協調與溝通會還是以現在的印太司令部,還是更多會與這位特別任務部隊的指揮部協調溝通,也都需要仔細了解。


雖然美日同盟有這麼多問題,但從1998美日同盟防衛指針修正後,有關如何絕美日同盟因各自指揮而導致協調趨於複雜的困境,從2005年也開始了一系列改革。


如前所述,因為日本憲法限制之故,美日同盟起碼在現在無法出現如美韓同盟聯合指揮部的發展,日本統合幕僚監作為總理的軍事顧問,也沒有調動日本自衛隊的權力。日本這些年更出現其各軍種與美國相關軍種各自發展合作的狀況。有一句笑話說,日本海上自衛隊與美國印太司令部轄下海軍的默契與溝通,比其與日本陸上自衛隊,甚至也可能比其與日本空中自衛隊的溝通都更順暢。而這個情形在2005年後美日同盟的新發展被更強化。


2005年有兩次美日二加二會議,在二月十九日的會議,首次在同盟會議文件提到台灣(Encourage the peaceful resolution of issues concerning the Taiwan Strait through Dialogue)。之後在十月二十九日的第二次2+2會議,則提到美日同盟轉變的路徑圖,特別是將駐日美軍各基地與日本自衛隊各基地進行重新調整,讓駐日美國陸軍司令部與日本陸上自衛隊主要司令部基地,駐日美國空軍司令部與日本空中自衛隊司令部等,進行位置上的同一(co-location),也為此展開駐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移動。


之後在隔年五月一日的美日2+2會議上,則進一步將這個基地共享(co-basing)的進展向外報告。基本上,現在美日陸軍在座間(Camp Zama),日美空軍在橫田(Yokota)都有密切合作。橫田基地還是美日在飛彈防禦的共同作業中心。而美軍在沖繩的基地因為有要降低其海軍陸戰隊的足跡之故,除了將8000兵員及其9000位支援文職人員與軍眷轉移到關島外,也將部分陸戰隊兵力,連同部分駐日美國空軍與海軍航空隊的兵力,轉移到岩國(Iwakuni)基地。


基本上,這些措施是為了讓美日軍種間的協調更為順暢,在無法出現真正的聯合指揮時,這似乎是處理這個問題的暫行辦法。但因為這個過程並沒有伴隨日本統合幕僚監指揮權的改革與賦予,畢竟當時出現改革時,日本才剛剛將二級單位的防衛廳改制為與閣僚同級的防衛省。當最上位的防衛省廳改革都還剛開始,更下面的軍事指揮體系改革當然就會更延宕了。


過去當日本與美國談到台灣有事,不僅是日本有事,美日同盟同樣有事。但有事狀況一來時美日同盟如何應對,這除了政治決策外,對既有指揮體系的發展歷程與其邏輯的理解,也同樣十分重要。台灣過去缺乏與美日同盟真正的溝通,導致對同盟體系的不熟悉,這容易導致對其能力與權限的錯誤認知,台灣因此產生的期待,有可能會與美日同盟可以處理與想要處理的部分出現不小差距。


例如,當日本各軍種彼此的溝通與互聯,不若其與相對應美軍的溝通與互聯時,台灣期待透過與日本高層直接討論,希望可以自上而下與台灣展開聯繫,可能往往會因為政治考慮而會有不少延宕。另一方面,美軍可以提供的溝通平台似乎可以更進一步思考,並且可以嘗試看看以軍種為基礎,透過夏威夷展開聯繫,可能會更有效果。


此外,明年台灣即將要推出新的四年國防總檢討,除了外界會追問台灣在不對稱防衛投入的心力,以及台灣對於中國侵略性與日俱增的灰色地帶衝突之對應思考外,美日同盟的新發展,因其直接與台海有事的同盟準備能力及其相應的改革議程相關,台灣也須列入考慮。意義不在於台灣如何期盼美日同盟在台灣有事時要如何馳援台灣,而是台灣如何形成合理的預期,以有效槓桿美日同盟在台海周邊提供的環境,以極大化台灣的獨立防衛力。


原文見留言處

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英國通 16 英國是近代世界思潮的發源地。"民粹興起.....所以要重新提倡"工作的尊嚴" 等思想是此時代之重要想法...."哈佛大學的名教授Michael Sandel重要演講" How to fight populism? Michael Sandel on renewing the dignity of work" 其中談80年代興起的鼓勵工人階級上進,"努力上大學"思想 背後缺陷,造成不滿"政府",從而民粹興起....How to fight populism? Michael Sandel on renewing the dignity of work. 說英國社會學家是Meritocracy思想批判的先覺 In 1958, Michael Young (1915~2002) also wrote the influential satire The Rise of the Meritocracy,




英國通 16  英國是近代世界思潮的發源地。"民粹興起.....所以要重新提倡"工作的尊嚴" 等思想是此時代之重要想法...."哈佛大學的名教授Michael Sandel重要演講"

其中談80年代興起的鼓勵工人階級上進,"努力上大學"思想 背後缺陷,造成不滿"政府",從而民粹興起....How to fight populism? Michael Sandel on renewing the dignity of work. 
說英國社會學家是Meritocracy思想批判的先覺
In 1958, Michael Young (1915~2002) also wrote the influential satire The Rise of the Meritocracy, 

英國通    "....  民粹興起.....所以重新提倡"工作的尊嚴" 等思想是此時代之重要想法...."哈佛大學的名教授談80年代興起的鼓勵工人階級上進,"努力上大學"思想 背後缺陷,造成不滿"政府",從而民粹興起.....的How to fight populism?  on renewing the dignity of 

名教授談80年代興起的鼓勵工人階級上進,"努力上大學"思想 背後缺陷,造成不滿"政府",從而民粹興起.....所以重新提倡"工作的尊嚴" 等思想是此時代之重要想法....


 workmanship.

In 1958, Young also wrote the influential satire The Rise of the Meritocracy, originally for the Fabian Society, which refused to publish it. In it gave the word "meritocracy"negative connotations, and he became disappointed with how the concept came to be seen as an achievable concept worth pursuing.[3]


Michael Dunlop Young, Baron Young of DartingtonPC, HonFBA[1] (9 August 1915 – 14 January 2002), was a British sociologist, social activist and politician. He was an urbanist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such as academic researcher, polemicist and institution-builder.[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Young,_Baron_Young_of_Dartington